民间配资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用药
从婴幼儿的痱子到中老年人的带状疱疹、从蚊虫叮咬引发的皮炎到真菌感染导致的癣症,夏季气温攀升、湿度增加,各种皮肤问题也进入高发期。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孙彩虹主任医师提醒,每年7—8月,皮肤科门诊量比平时增加40%以上,其中痱子、日晒伤和虫咬性皮炎构成了夏季皮肤病的“三大主力”。
婴幼儿:痱子与特应性皮炎
夏季对于婴幼儿娇嫩的皮肤而言可谓“危机四伏”,其中痱子和特应性皮炎是最常见的两大问题。孙彩虹表示,预防痱子的关键在于保持皮肤干爽: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4℃—26℃,选择吸湿排汗的纯棉衣物,避免长时间怀抱婴儿,出汗后及时用温水轻柔擦拭,必要时可适量使用痱子粉(但不宜过量以免堵塞毛孔)。
与痱子不同,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相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,夏季可能出现病情加重。今年8岁的乐乐双手掌突发密集水疱伴渗出糜烂,追问病史发现发病前曾长时间接触黏土,结合既往特应性皮炎史,诊断为疾病急性发作。
许多家长认为夏季炎热应停用保湿霜以避免“黏腻感”,甚至改用痱子粉,这种做法极不科学。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皮肤特征就是干燥,保湿是基础护理的关键。每天至少全身充分涂抹润肤剂两次,尤其在沐浴或洗手后应及时补涂。
展开剩余66%值得提醒的是,当婴幼儿皮肤出现大面积红肿、渗液、结痂或伴有发热等症状时,提示可能存在继发感染,应及时就医而非自行用药。
紫外线伤害与虫媒性皮肤问题
夏季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构成严重威胁,日晒伤(日光性皮炎)是户外活动中最常见的急性光损伤。日晒伤患者中60%为户外工作者及海边旅游人群,这与他们长时间暴露于紫外线下的行为模式直接相关。紫外线中的UVB主要引发表皮损伤和炎症反应,而UVA则能深入真皮,导致胶原蛋白降解,加速皮肤老化,长期累积甚至增加皮肤癌风险。
虫咬性皮炎是夏季另一大皮肤威胁。被蚊虫叮咬后,表现为叮咬处红肿硬块,中央可有水疱,婴幼儿可能出现全身过敏反应。一旦被蚊虫叮咬,孙彩虹建议,避免抓挠,可局部冷敷缓解瘙痒,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弱效激素药膏,若出现发热、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提示严重过敏反应,需立即就医。特别提醒,虫咬后切勿随意使用“土方”如牙膏、唾液等涂抹,这可能增加感染风险。
另外,近期我国出现登革热、基孔肯雅热等虫媒传播的病例,如果有发热患者,请及时就医,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,这对医生的诊疗很有帮助。
中老年人:带状疱疹与真菌感染
夏季对中老年人的皮肤健康构成特殊挑战,其中带状疱疹的风险尤为值得关注。这种由水痘-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疼痛性皮肤病,在酷暑时节发病率显著上升。孙彩虹表示,疫苗接种是预防带状疱疹最有效的手段。此外,均衡饮食、保证充足睡眠,慢性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、血压,避免擅自减停药物。
真菌感染是另一类夏季高发的中老年皮肤问题,台风季潮湿环境更使其成为“重灾区”。脚气(足癣)、股癣、体癣等真菌病本就常见于夏季,而暴雨后湿度飙升进一步创造了真菌繁殖的“温床”。足癣患者若接触污水,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如丹毒。
特别提醒,许多中老年人习惯自行购买“皮炎平”等含激素药膏涂抹瘙痒部位,这对真菌感染适得其反——激素可能抑制局部免疫力,导致真菌扩散。当皮疹持续不愈或扩散时,应寻求皮肤科医生的专业诊断。
值得强调的是,夏季皮肤感染治疗需遵循“足量足疗程”原则,症状缓解后仍需完成整个疗程,避免产生耐药性。同时,寻找并消除感染源(如治疗足癣、控制血糖)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。当出现快速扩散的红斑、剧烈疼痛、发热等警示症状时,提示可能为严重感染,需立即就医而非自行处理。通讯员 苗卿 葛妍
南京晨报/爱南京记者 孙苏静
发布于:江苏省益通网配资-贵阳股票配资-配资之家门户网-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股票怎么加杠杆10倍管理学全球排名49位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