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股配资知识网长春电影厂的导演王家乙为献礼片《五朵金花》选角时
文/筱晓
编辑/筱晓
她,是电影中广受喜爱的“五朵金花”之一,也是无数人心中英勇无畏的“阿诗玛”。然而,观众却不曾知道,这位美丽的女子,最终竟然陷入了精神崩溃的深渊,过上了一个令人心碎的结局。
杨丽坤的童年并不幸运,她是家中排行第九,五岁就失去了母亲,家境贫困,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,怎么可能有机会上学呢?她只得跟随哥哥姐姐一起挖野菜,干农活,瘦得像根小豆芽。谁曾想,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,竟会成为全国的明星,成为所有人追捧的焦点。
展开剩余85%十岁那年,嫁到昆明的大姐回家探亲,看见小九蜷缩在墙角,啃着红薯皮,眼泪顿时涌了出来。她毫不犹豫地把妹妹带到昆明,交给家境稍好的二姐照顾。换了环境的小九,犹如柳条一般迅速拔高,没过几年便长高了半头。特别是她那双凤眼,明亮如山泉,清澈见底,谁见了都不禁多看几眼。
1954年,她在看歌舞团的演出时,忍不住踮起脚,站在窗台外偷看,身子随着旋律轻轻晃动。那一幕恰巧被省歌舞团团长胡宗林看到。眼光锐利的他当场决定,这个黄毛丫头,就是他要找的主角。二姐最初舍不得,然而无论她如何劝阻,团长仍三番五次登门游说,最后二姐终于松口。
进入歌舞团后的杨丽坤,像鱼儿找到了水源,发挥出了她的潜力。别人练功喊累,她半夜依然抱着腿压筋。团里新发的舞鞋,三个月就被她磨穿了鞋底。十二岁入团,十三岁登台,十五岁便成了独舞演员,成为了队里的重要人物。每当她跳起《春江花月夜》,观众纷纷称赞她冰清玉洁、如同兰花。
1957年,她随中缅友好团出国演出,甚至得到了缅甸总理的点赞。两年后,长春电影厂的导演王家乙为献礼片《五朵金花》选角时,四处寻找符合要求的演员,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。直到有一天,他偶然看到杨丽坤在擦玻璃,那股淳朴的劲头令他一下停住了脚步,他决定这个“金花”就是她。
从此,杨丽坤开始了她的演艺生涯。她从未演过戏,却很快投入到角色中,跟着剧组扎进大理的上关村拍摄。白天她帮白族大娘晒玉米,晚上在灶台旁背台词,四个月后,影片拍摄完毕,并在全国上映,迅速走红。
1960年,杨丽坤在埃及亚非电影节上获得银鹰奖,埃及总统纳塞尔特地要求见她。她捧着奖杯,微笑腼腆,而回到团里,她依旧是那个扫院子练功的女孩,连家人都未曾知道,她已经是国际影星。
然而,真正的命运转折出现在1964年。上海电影厂开始筹拍彝族传说《阿诗玛》,主角非杨丽坤不可。然而,初时仍有人质疑她能否胜任这一角色。毕竟,她身为舞蹈演员,普通话并不标准。但当她在试镜中,台词清晰,气质与角色完美契合时,所有人都为之震惊。影片最终上映后,她凭借勇敢追爱的彝族姑娘形象,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的阿诗玛。
谁能想到,这部影片也成了她命运的分水岭。特殊的年代,风暴席卷而来,《阿诗玛》被批为“毒草”,杨丽坤成了批斗的对象。关牛棚、挨耳光、昼夜审讯,尽管她坚持不低头,但却换来了更加严酷的折磨。长期的精神摧残让她开始听见幻觉,看到黑影在墙上徘徊。病情不断加重,1970年,她被送进昆明长坡医院治疗,药物副作用让她变得臃肿,双眼失去了昔日的光彩,变得呆滞。
1971年,广东凡口铅锌矿的工人唐凤楼从朋友处得知杨丽坤的遭遇,这个曾看过《五朵金花》的影迷心如刀割。于是,他主动写信开导她。书信往来两年后,唐凤楼鼓起勇气前往湖南郴州精神病院探望她。门打开的那一刻,他心头一酸——面前的她,浮肿苍老,唯有那双眼睛中,依稀还能看到“金花”的影像。
唐凤楼不顾亲友劝阻,毅然决然地娶了她。即便大家都说:“娶了精神病患,你的一生就完了。”他依然毫不犹豫地拿出了结婚证,“别人记得她是明星,但在我眼里,她只是需要疼爱的小九。”1973年,他们的婚礼简单朴素,两个家庭在上海的弄堂里围坐在一起吃碗阳春面。杨丽坤生病时常把丈夫误认作弟弟,喊着“快找我男人来”;清醒时又因不想拖累丈夫而哭着说“我们离婚吧。”
1974年,杨丽坤怀上双胞胎,害怕遗传病情而想堕胎,最终被家人拦下。怀孕期间,她无比紧张,直到孩子出生那晚,紧紧搂住两个儿子,既哭又笑。然而,病情复发,不得不再次住进精神病院。在临别时,她抱着婴儿不放手,泪水湿透了小棉袄。
1978年,杨丽坤调回上海电影厂,家庭终于团聚。尽管如此,她的薪水勉强能维持药费,家庭的重担全压在唐凤楼身上。他白天做翻译,晚上教外语补贴家用。有一次,他拿到三百元稿费,毫不犹豫地为妻子买了一件进口的黑大衣。后来,邻居家失火,杨丽坤什么也没拿,只抱着那件丈夫送她的大衣往外冲去,那是丈夫给予她的唯一体面。
八十年代,唐凤楼开始经商,九十年代成了公司老板,但他们依然住在简陋的老房子里。2000年7月21日清晨,杨丽坤在藤椅里轻轻应了一声“嗯”,目送丈夫出门上班。傍晚时分,唐凤楼接到电话匆匆回家,才发现她已经静静离世,冰凉的手让人心如刀割。
58岁的“阿诗玛”悄然离世,仿佛羽毛轻轻落地。按照她生前的心愿,唐凤楼将她的骨灰一半撒入云南滇池,另一半留在上海。她的儿子唐琰、唐韬后来成立了杨丽坤文化基金会,唐凤楼也在云南创办了“普乡金花”茶叶公司,以此纪念她。如今,昆明金宝山艺术园林前的杨丽坤墓地,常有人在她的墓前放下新鲜的山茶花。大理石雕像上的她,依旧带着温柔的笑容,岁月无法磨灭她的辉煌与坚韧,苦难也无法摧毁她那颗坚强的心。
发布于:福建省益通网配资-贵阳股票配资-配资之家门户网-最安全的杠杆炒股平台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配资注意事项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
- 下一篇:没有了